当初农村免费装路灯,村民都叫好,为什么两年后态度却变了?
记得小时候,农村的夜晚都是笼罩在一片“黑暗之中”,家家户户都有手电筒,以便出门的时候使用。
为了解决农村人民晚上出行问题,近几年我国各地的农村都开始普及路灯,毕竟有了路灯以后,不仅给夜晚出行带来了方便,也能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。这项惠民工程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,但近两年有些地方开始有了一些怨言,有的甚至说“不如不安”,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
原来这个路灯虽然很多地方安装上了,却出现了以下三个问题:
1、虽然村子里装上了路灯,可是更像是一个摆设;
有些地方没有安装太阳能路灯,而是普通路灯,所以就需要缴纳电费,最开始的时候,这些路灯还会准时地亮起,但是等过上一段时间,有些地方的路灯八九点就关了,甚至有地方晚上就没亮过,路灯就成了路边儿的摆设,只有上面来人检查的时候,才会开。原因不是路灯坏了,而是因为村子里想要节约用电。
2、路灯质量出现了问题,却一直没有人修;
虽然说农村都安装上了路灯,但是每个村的经济情况不同,有的地方路灯相对规范点,但是交通不是很便利的地方,路灯质量参差不齐,一旦坏了,有的需要几个月才能更换好,而有的地方甚至连修都不修,这就造成了农村路灯有些亮有些不亮的问题。
3、路灯安装位置规划不合理;
农村路灯分布非常不均匀,这些路灯基本上是安装在农村的主干道上,这些地方路况比较好相对来说安全一些,而其他路况较差的次干道却没有安装,这同样没有解决农民夜晚出行危险这个问题。还有些地方村干部家门口安了,村民家门口却没有安。所以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,这些路灯根本就没有起到实际性的效果,他们晚上回家还是需要打手电筒,摸黑回去。
以上是农村老百姓们对于路灯最真实的体验,几乎是大部分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,农村安路灯是一件好事,但确实经常出现以上不良现象,既然安装了路灯,我们都希望它能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,而不仅仅是一个面子工程。对于这些现象,各位觉得可以有什么好的解决措施呢?
点赞
0
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相关热词搜索:
声明
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